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夏季優惠!下單再贈下單禮!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如果你被問到分享一些有趣的自我介紹,想必不會講出自己的血壓或膽固醇數字(即使你的“好”膽固醇真的是很好)。但專家表示,其實你應該對這些數字有所了解,為什麼呢?休士頓衛理公會醫院的內科醫生喬許‧塞普蒂姆斯博士指出,那句「預防勝於治療」的老話的確是有道理的!有一些疾病,比如心臟病和代謝障礙,會讓人非常痛苦。“如果我們能找出預防這些疾病的方法,花點時間了解一下就非常值得。”
不過,你不需要知道所有的醫學知識。舉個例子,專家對全身健康掃描的看法並不一致,這些掃描宣稱能找出像癌症這樣的潛在問題。而且雖然你可以通過智慧手錶和其他小工具來追蹤健康數據,但有時候這些隨機的數字並不會給你帶來太多幫助。塞普蒂姆斯博士提到,他的患者有時會被這些數字搞得暈頭轉向,這時他會把他們重新帶回到基礎健康知識上。
那麼,有哪七個健康指標是大家都應該了解的呢?
塞普蒂姆斯總是告訴醫學生,如果只有一個數據可以用來預測醫療問題,那就是腰圍。它能透露你腰部周圍的脂肪量。如果女性的腰圍超過35英寸,男性超過40英寸,患上心臟病、2型糖尿病和其他代謝問題的風險會增加。他說,這個數字比BMI(體重指數)更加有用,因為它能更準確地估算腹部脂肪,預測疾病風險。
測量腰圍的方法很簡單,只需要在肚臍周圍用卷尺量一量,確保你站著,並在呼氣後測量。“記住你的數字,如果太大,就想辦法減小,”塞普蒂姆斯建議。他告訴患者,他不在乎體重計上的數字,因為那可能受到了肌肉質量等因素的影響,但他會挑戰他們在六個月內減少1到2英寸的腰圍。
你應該知道自己的總膽固醇、高密度脂蛋白(HDL)和低密度脂蛋白(LDL)。為此,Cedars-Sinai醫療中心的心臟病專家薩姆‧塞塔瑞醫生會至少每年對患者進行一次血脂檢測。如果有人在努力降低膽固醇,他會每三到六個月重複這些檢測。LDL是最重要的指標,能告訴我們一個人罹患冠心病或動脈硬化的風險。 如果你的LDL超過190 mg/dL,或者在40至75歲之間又有糖尿病或心臟病風險,可能會被處方藥物來控制。
如果你的血壓高,心臟就要更努力地抽血,長此以往會損傷血管壁,導致動脈硬化。高血壓可能引發心臟病發作和中風,還會影響大腦和腎臟,所以至少每年檢查一次血壓,尤其是如果你有年齡、家族史或肥胖等高風險因素。美國心臟協會的標準是正常血壓應低於120/80 mmHg。根據個人情況,你的醫生將會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。
醫生通常通過血紅蛋白A1C(HbA1C)測試來測量血糖。這個測試能平均過去兩到三個月的血糖水平,幫助診斷2型糖尿病和前期糖尿病。如果你的A1C水平在5.7%到6.4%之間,那麼就符合前期糖尿病的標準;如果是6.5%或更高,則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,可能需要改變生活方式或者開藥。
基礎代謝率和BMI可不一樣哦!BMR是你身體在靜息狀態下所需的最基本能量。知道自己的BMR能幫助你確保攝取的熱量足以支持基本需要。網上有很多計算器可以算出你的BMR,只需要填入年齡、身高、體重和性別。例如,一名30歲、身高5'5"、體重130磅的女性BMR大約是1300卡路里。 “如果她每周運動幾次,就需要多攝入一些,以避免疲勞並保持肌肉。”
握力也是很重要的!“這是一個可以反映你未來功能的好指標,”塞塔瑞說。如果你有強壯的握力,你就能打開罐子、揮舞乒乓球拍、擡起重物,甚至摔倒時能及時支撐自己。研究顯示,握力較弱和糖尿病、心臟病及認知能力下降都有關聯。建議從30多歲開始,每年檢查一次握力,可以向醫生或物理治療師請教如何測量。
隨著年齡增長,身體轉化陽光為維他命D的能力會下降,因此60歲後,醫生會定期檢查患者的維他命D水平。這對於骨骼健康、預防骨質疏鬆和增強免疫系統都至關重要。如果你的維他命D偏低,醫生可能會建議服用補充劑,特別是負責處方的人,會開高劑量的藥物。
以上這七個健康指標不難了解吧?只要經常關注它們,你就能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健康!